学校首页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兰州城市学院疫情防控四类人群的心理防护方案

兰州城市学院疫情防控四类人群的

心理防护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以及学校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提高学生工作队伍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防护工作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切实做好我校在校学生的心理防护工作,预防与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不适,防范因疫情引发的心理危机事件,根据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针对四类人群心理防护,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帮助学生提高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与调节能力。

(二)准确掌握信息,识别高危人群,有效处理可能发生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

(三)通过开展线上心理援助辅导,帮助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舍长有效地做好心理防护工作。

(四)通过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调节身心状态,保持心理健康。

二、工作要求

(一)积极应对疫情,做好心理防护。学生在疫情期间会出现应激反应和环境变化后的适应反应,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舍长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秉承常态化视角,宣传和推广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安心、温馨、积极的群体心理氛围。

(二)强化责任担当,维护学生权益。各学院要责任到人,动态掌握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学生若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要立即报告学校及心理中心。各学院在开展危机干预与危机事故处理过程中,方法要得当,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做好与学生、家长、医院等各方面沟通的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照片等资料的收集和保留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正常学生

1.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联动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组建以校领导、学生工作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二级学院专职心理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工作队伍,负责疫情防控期间的学生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工作。

2.依照我校疫情防控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确保校园封闭管理和线上教学期间心理服务“不断线”,心理中心开通学校心理援助热线,同时推介教育部、甘肃省和兰州市各级公益热线,为学生提供及时全面的心理支持。

3.心理中心充分利用微信、线上平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心理防护知识手册》等心理健康知识的相关宣传,积极向广大学生推广普及疫情期间心理保健知识。在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一期《同心战“疫”》系列科普文章,引导学生科学防疫,保持理性平和心态,增强心理免疫力积极。

4.学生工作处联合心理中心共同邀请省内外心理学专家开展6场疫情防控期防护线上心理援助讲座。其中4场讲座面向全校大学生,分校区、分批次,精准对接、全员覆盖;1场面向各班心理委员、班长和团支部书记,搭建朋辈辅导心理援助体系;1场面向全校班主任、辅导员和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保障心理服务联动机制的畅通。

5.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积极举办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同学树立信心,减少恐慌,营造团结、安全、理性的氛围。探索通过QQ群、腾讯会议、线上团体辅导等“云”形式开展班会、沙龙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提升心理应对能力。

6.各班级以QQ群、微信群等途径,聚焦提升心理免疫力,突出“云端”抗疫,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逆境中的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和谐的心理氛围。

(二)健康码黄码、红码学生

1.健全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层层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筑牢“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全面提供精准的关爱关怀和心理支持。

2.根据学生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等方面的症状,各学院学工办精准摸排和筛查,动态监控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和情绪状态,预防心理危机,对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提供援助支持。

3.各班班主任要与黄码、红码学生保持在线动态联系,了解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共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 理性、平和的心态,沉着冷静地面对疫情、防控疫情。

(三)阳性、密接被隔离学生

1.心理中心开通校内心理热线、隔离学生心理辅导QQ群,及时关心隔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热线24小时畅通,QQ群里每日分享心理保健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心理自助技巧,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和稳定心态。

2.各学院要组织全体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宿舍长进行动态关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每一位学生本人沟通联系,详细了解学生隔离期间线上学习、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情绪变化等情况,全面掌握学生思想状态和心理状况。

3.隔离学生中一旦发现疑似的心理疾病患者,由班主任及时上报学院,学院告知心理中心,心理中心及时转介到医院精神卫生科或心理门诊,确保危机事件发现、上报、评估、干预、转介、就医、追踪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有效联动。

4.学生自我报告或心理委员上报以及辅导员掌握的学生,由班主任通过问询、查看记录等形式,梳理出重点人群,做到主动关心,分类指导,精准帮扶,有效化解危机。

(四)确诊学生

1.针对确诊学生,心理中心及时提供心理援助服务,避免心理负担过重和产生危机事件。随时对学生进行线上关怀,精准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援助,建立详细的心理健康档案,实施“一人一策” 做到跟踪管理、疏导到位。

2.学院学工办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关注这部分学生疫情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情感活动,做到动态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上报、措施第一时间到位、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适时适当的给与关怀和心理支持。

3.班主任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做好家校沟通,细化沟通内容、沟通频率等,完善沟通流程。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以及学校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提高学生工作队伍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防护工作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切实做好我校在校学生的心理防护工作,预防与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不适,防范因疫情引发的心理危机事件,根据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针对四类人群心理防护,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帮助学生提高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与调节能力。

(二)准确掌握信息,识别高危人群,有效处理可能发生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

(三)通过开展线上心理援助辅导,帮助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舍长有效地做好心理防护工作。

(四)通过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调节身心状态,保持心理健康。

二、工作要求

(一)积极应对疫情,做好心理防护。学生在疫情期间会出现应激反应和环境变化后的适应反应,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舍长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秉承常态化视角,宣传和推广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安心、温馨、积极的群体心理氛围。

(二)强化责任担当,维护学生权益。各学院要责任到人,动态掌握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学生若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要立即报告学校及心理中心。各学院在开展危机干预与危机事故处理过程中,方法要得当,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做好与学生、家长、医院等各方面沟通的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照片等资料的收集和保留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正常学生

1.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联动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组建以校领导、学生工作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二级学院专职心理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工作队伍,负责疫情防控期间的学生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工作。

2.依照我校疫情防控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确保校园封闭管理和线上教学期间心理服务“不断线”,心理中心开通学校心理援助热线,同时推介教育部、甘肃省和兰州市各级公益热线,为学生提供及时全面的心理支持。

3.心理中心充分利用微信、线上平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心理防护知识手册》等心理健康知识的相关宣传,积极向广大学生推广普及疫情期间心理保健知识。在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一期《同心战“疫”》系列科普文章,引导学生科学防疫,保持理性平和心态,增强心理免疫力积极。

4.学生工作处联合心理中心共同邀请省内外心理学专家开展6场疫情防控期防护线上心理援助讲座。其中4场讲座面向全校大学生,分校区、分批次,精准对接、全员覆盖;1场面向各班心理委员、班长和团支部书记,搭建朋辈辅导心理援助体系;1场面向全校班主任、辅导员和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保障心理服务联动机制的畅通。

5.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积极举办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同学树立信心,减少恐慌,营造团结、安全、理性的氛围。探索通过QQ群、腾讯会议、线上团体辅导等“云”形式开展班会、沙龙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提升心理应对能力。

6.各班级以QQ群、微信群等途径,聚焦提升心理免疫力,突出“云端”抗疫,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逆境中的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和谐的心理氛围。

(二)健康码黄码、红码学生

1.健全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层层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筑牢“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全面提供精准的关爱关怀和心理支持。

2.根据学生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等方面的症状,各学院学工办精准摸排和筛查,动态监控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和情绪状态,预防心理危机,对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提供援助支持。

3.各班班主任要与黄码、红码学生保持在线动态联系,了解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共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 理性、平和的心态,沉着冷静地面对疫情、防控疫情。

(三)阳性、密接被隔离学生

1.心理中心开通校内心理热线、隔离学生心理辅导QQ群,及时关心隔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热线24小时畅通,QQ群里每日分享心理保健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心理自助技巧,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和稳定心态。

2.各学院要组织全体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宿舍长进行动态关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每一位学生本人沟通联系,详细了解学生隔离期间线上学习、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情绪变化等情况,全面掌握学生思想状态和心理状况。

3.隔离学生中一旦发现疑似的心理疾病患者,由班主任及时上报学院,学院告知心理中心,心理中心及时转介到医院精神卫生科或心理门诊,确保危机事件发现、上报、评估、干预、转介、就医、追踪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有效联动。

4.学生自我报告或心理委员上报以及辅导员掌握的学生,由班主任通过问询、查看记录等形式,梳理出重点人群,做到主动关心,分类指导,精准帮扶,有效化解危机。

(四)确诊学生

1.针对确诊学生,心理中心及时提供心理援助服务,避免心理负担过重和产生危机事件。随时对学生进行线上关怀,精准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援助,建立详细的心理健康档案,实施“一人一策” 做到跟踪管理、疏导到位。

2.学院学工办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关注这部分学生疫情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情感活动,做到动态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上报、措施第一时间到位、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适时适当的给与关怀和心理支持。

3.班主任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做好家校沟通,细化沟通内容、沟通频率等,完善沟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