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与父母之间的“战争”你赢了嘛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都必有一战。

 

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

 

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01

 

2020917日,武汉市江夏一中,一学生因玩扑克被请家长。

 

母亲到来之后,二话不说,伸手就是一耳光,他下意识地抬手挡了挡。母亲说了几句什么之后,他站正了,放下了手,大概是不允许反抗了。

 

母亲伸手又是一耳光,这一次结结实实打中了脸。接下来,母亲又是掐脖子又是戳额头,一边掐一边戳一边骂着什么,

 

…………

 

母亲离开后,他默立了两分钟,突然爬上栏杆,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这起跳楼事件曝光后,很多网友指责这个男孩: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脆弱了。”

 

“现在的孩子承受能力怎么这么差啊!”

 

“养了十几年打两下就受不了,真是。”

 

“他有没有为他父母想想,太自私了。”

 

 

每当孩子出了类似的事情后,总会有很多人站出来说:

 

“现在的小孩,心理承受能力不行。”

 

“现在的小孩怎么了,动不动就跳楼。”

 

“现在的小孩,实在是太玻璃心了。”

 

很多家长怎么也想不明白:

 

“我只是骂了他几句而已,我只是打了他几下而已,他为什么就要跳楼自杀啊?”

 

 

02

 

很多人家长想不通,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多的大伤害;很多同龄人想不通,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相同的遭遇。来源:525心理网

 

我们可以看下知乎上网友的留言,感受一下他们受伤的心:

 

1、从小,我爸常说的一句话是——把他打死了我负责,打成残疾瘫床上我养他一辈子。

 

2、小时候经常被妈打骂,不懂事的时候觉得是自己惹她生气了是我活该,后来长大慢慢明白了,好多时候是她把我当成了出气筒,而那时候,我已经无数次想过自己该不该活着。

 

3、我小的时候,我妈喜欢用充电器、皮带、拖鞋、针。我爸喜欢用皮带和拖把杆。

 

我七岁的时候就想过自杀,但是我妈经常说“你这猪狗不如的东西还不如死了去,你看你跳楼我拉不拉你一下”,激起了我不甘的逆反心理,想着我还没报复就死了,所以最终没自杀成。

 

4、“她是我妈,我不能还手。”去翻了六七年前自己写的日记。如果不去看,真的不记得当时自己是有多愤恨。

 

有一次我问她,你打我根本不是为了教育我,是为了发泄吧!谁料,她回答:“是的,就是为了发泄!!!”

 

5、“要不是你,我早和你爸离婚了。”听了这句话,我内心的负罪感和愧疚感让我恨不得马上去死。

 

 

6、我爱他,他是我爸。我恨他,他是噩梦。

 

 

 

他和我讲话,说了三句还不吼我已经是奇迹了,五句还没威胁要打我已经让我怀疑他吃错药了,十句还没打我就会让我觉得他不是我爸了。

 

 

而且,打我的原因都很奇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至今还有无数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被打的事件,他一点不在乎我是不是女孩子,会不会留疤。

 

 

 

7、我现在20岁了,差不多也有八九年没有挨过打了,但是前两天晚上和舍友聊小时候的故事的时候,讲到自己小时候被打,我还是哭得稀里哗啦的。

 

 

 

怎么说呢,到现在我和父母相处得也挺好的,但是我忘不了小时候的事。你说我当时还那么小,我是怎么承受那些冷漠的语言和无情的打骂的呢?

 

 

 

每个小孩的内心都是柔软和稚嫩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来自父母的暴力。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前几年也发布过一个数据:

 

 

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自杀身亡,每分钟2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

 

438D

 

03

 

关于青少年为什么会自杀,朱炫在知乎上有一个回答,这个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小孩自杀,有一部分,是报复。

 

跳下去的一刻,他是知道会伤害父母的,但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用自己的命,来换父母的痛哭流涕。

 

很多父母哭天喊地,说小孩怎么这么傻,不明白有什么好赌气的,这样就死了,太不值得。

 

但小孩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用自己的命,来换父母痛哭流涕。

 

后悔不后悔,根本不是他那个时候想的事。成年人活久了,活得圆润了,知道忍一时,得过且过。

 

小孩不是的,小孩的世界,恨起来,就是活一口气。

 

这口气就是,你给我的,我都还给你。”

 

 

04

 

小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因为很多父母从小就把孩子当附属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物,他们最喜欢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你是我生的,你的命都是我的。”

 

“你的命都是我的,你有什么权利说不?”

 

“你的命都是我给的,有什么资格跟我谈自尊?”

 

“我生了你,供你吃供你穿,你却一点不争气,要你有什么用?”

 

只要遇到孩子反抗,他们就会甩出两句:

“我是你爸。”

 

“我是你妈。”

 

这两句话隐藏的潜台词就是:

 

我是你的主人、你的饲养者,

 

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听话。

 

 

你对路人有意见的时候,会一个耳光扇过去吗?

 

不会。

 

你对同事有意见的时候,会一个耳光扇过去吗?

 

不会。

 

你对老板有意见的时候,会一个耳光扇过去吗?

 

不会。

 

为什么呢?

 

你知道打别人是要承担责任的。

 

但是我们对孩子有意见的时候,却经常一脚一耳光就飞过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归根结底,就是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物,

 

“骂你几声怎么了,你的命都是我的。”

 

“打你几下怎么了,你的命都是我的。”

 

因为把孩子当成私有财物,所以觉得没必要给孩子面子,也没有必要给孩子自尊。

 

 

05

 

但孩子是有情绪的,只是他一直积压着。直到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了了,就会做出最彻底的报复:

 

“你不是给了我命吗,我还给你,我们两清了。”

 

“活着太累了,这条命还给你吧。”

 

“我没资格做你的儿子,这条命还给你吧。”

 

“你对我那么失望,那我把命还给你。”

 

就像哪吒一样,他实在是受够了,于是拿起宝剑,剔下自己的骨肉,

 

对着李靖大喊一声:“爹爹,我还给你!”

 

这就是很多孩子自杀的心理。

 

你说:你的命都是我的。

 

他说:可以,想要拿走。

 

一直忍让的他,终于以一种最决绝的方式,完成了精神上的弑母弑父。

 

 

438D

06

 

一天,龙应台一家去垦丁海岸玩。

 

玩着玩着,龙应台要上厕所。

 

她问儿子:“你要不要去?”

 

安德烈有点不耐烦:“妈,我要不要上厕所,自己不知道吗?”

 

龙应台听了非常不开心,安德烈就问了她一句话:“你会问你朋友要不要上厕所吗?”

 

龙应台说:“不会。”

 

安德烈说:“那你为什么要问我?”

 

后来,安德烈给龙应台写了一封信:

“妈妈,你跟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成你的附属品看待,你虽然给了我很多自由,但是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该有的权利!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

 

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

 

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封信,将龙应台震撼得目瞪口呆,她把这封信称为“儿子的《独立宣言》”。

 

中国父母跟子女为什么总是矛盾不断?

 

因为我们总是把孩子当私有财物,而不是把他当成独立于我们之外的“别人”。

 

 

07

 

学者刘瑜《愿你慢慢长大》里,有这样一段话:

 

“母亲节那天,看到铺天盖地‘感谢母亲’‘伟大的母爱’之类的口号时,我只觉得不安甚至难堪。

 

我一直有个不太正确的看法:

 

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别人的生命来完整自己,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

 

以前我不是母亲的时候不敢说这话,现在终于可以坦然说出来了。

 

甚至,我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尽情地爱——那是一种自由,不是吗?

 

能够放下所有戒备去信马由缰地爱,那简直是最大的自由。作为母亲,我感谢你给我这种自由。”

 

我很赞同刘瑜的观点:

 

不是孩子应该感谢我们,而是我们应该感谢孩子。

 

 

08

 

大学者家胡适说得更好:

 

直到今年我自己生了一个儿子,我才想到这个问题上去。我想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征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地给了他一条生命。

 

…………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胡适才觉得:

 

十月怀胎产子根本不算什么恩情,含辛茹苦抚养也根本不算什么功劳,那不过父母理所应当该尽的责任。

 

不要觉得我们生下了孩子,就是对他天大的恩赐。

 

一个孩子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我们孩子可以选择父母,这世上至少三分之二的人有不了后代。”

 

 

09

 

世界上没有想自杀的孩子,只有让孩子想自杀的教育。

 

不要问孩子为什么那么傻,

 

不要问孩子为什么那么脆弱,

 

不要问孩子为什么那么玻璃心,

 

如果你能像刘瑜和胡适那样,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今天很多悲剧都不会发生。

 

就像朱弦说的那样:

“我们的一些父母,但凡拿出和同龄人交际的三成态度来对待小孩,很多悲剧都不会有。”

 

最后,把一个心理学家的话送给大家: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都必有一战。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来源|525心理网

责任编辑|杨世泽

责任审核|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