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与心理档案的建立

1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

每学年的九月份,新生入校后,心理咨询中心均开展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及心理档案的建立工作。

2006年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统计、收集数据。2007年9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心理咨询中心引进网上心理测评系统。自此,新生心理测试采用网上心理测评系统为新生做心理普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建立心理档案。

表1 近年来我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年度

实测人数

Ⅰ 类人数及比例

Ⅱ 类人数及比例

总检出率

个体辅导人数

2006

2867

132(4.6%)

319(11.1%)

451(15.7%)

32

2007

4427

352(7.9%)

1054(23.8%)

1406(31.8%)

30

2008

2717

72 (2.7%)

573(21.1%)

645(23.4%)

45

2009

4017

191(5.5%)

697(19.4%)

888(24.1%)

23

我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主要所使用的测验料表为SCL-90、UPI、16PF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结果见表1),新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在16%~19%,低于全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新生心理健康测查主要依据是UPI问卷的结果,表中的Ⅰ类学生是指有较明显的心理症状,心理矛盾很激烈,可能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或障碍,有的甚至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Ⅱ类学生为有一般心理问题的,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但不妨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量表测查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合,确定心理咨询的主要约请对象。

依据心理咨询中心的结果反馈,并在各院系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心理咨询中心将Ⅰ类学生作为重点,约请该类学生到心理咨询室面谈,澄清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对于确定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对Ⅱ类筛选人群作为重视群体,随即开展访谈,建立信任关系,辅以团体辅导,直到问题不明显或被消除。

2、心理档案的建立

自2007年以来,新生入校后,依据新生基本信息以及新生心理健康测试结果,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心理档案的后续内容主要有,心理咨询记录、团体辅导记录、个体测试结果等。心理档案的建立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并为大学生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基础。

心理咨询中心

2010-9-13